个性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章 锦里异人(第1页)

萧老头走进院里的时候,刘哥正蹲坐在树下,绘声绘色地给街坊邻居的孩童讲着锅盔的故事:

“老秦人制作的锅盔,个儿大、饼厚、瓷实。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而被叫做墩饼。秦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护心镜那么大,菜墩那么厚。秦兵在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同褡裢一般。打仗时,墩饼竟起了盔甲的作用。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兵拔出来,掉转头射向敌人。

墩饼成了秦军获胜的法宝。后来秦兵便把墩饼唤做“锅盔”——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由此而名声大振。”

讲得如此生动,孩子们哈哈大笑。

“锅盔能长时间存放和携带。这和锅盔的用料密不可分。锅盔的制作非常讲究,要用上好的小麦面粉,用水搅拌,和成面团,待发酵后用擀面杖擀成大圆饼,置于平底大铁鏊中,用文火慢慢烙之,炕干水分、皮微焦黄而瓤干香醇。这样做出来的锅盔,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放上十天半月也不会坏。适合作为士兵的干粮,长距离征战食用。老秦人出门,家中必烙锅盔,让出门人带上,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见到孩子们的笑容,刘哥情绪更高,呷了一口小酒道:

“关于锅盔,还有另一个故事。你们想听不?”

“想听!”孩子们异口同声。

“蜀汉时期,诸葛丞相命大将姜维率部在成都军乐镇休养屯垦,牧马练兵,以待北伐。行军途中腹中饥饿,为不误战机,蜀军边行军边吃饭。遂架其盔,将面和匀,置之于盔,盔下烧柴,少顷,盔内烙已为饼,称之军屯锅盔。你刘叔我卖的就是军屯锅盔!

此外,南阳一带的锅盔,叫博望锅盔。用酵面与冷面经揉合、揪剂、盖花纹烙制而成,吃起来酥香甘甜,美味可口。据传,它也跟咱诸葛丞相有关。

刘皇叔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诸葛亮首次用计,便在博望坡大败曹操军马。获胜之后,班师回新野,派关羽带兵驻守博望。

当时逢天旱缺水,饮水、做饭不便,士兵纷纷抱怨。关羽派人请示诸葛亮,诸葛亮回复道:“多用干面,掺水少许,和成硬块,大锅炕之,得食为盔。”

关羽命令士兵如法制作,果然烙出的饼香甜可口,士兵们吃了高兴,个个安心守城。从此博望锅盔得名,流传开来。博望锅盔表面焦黄,刻以各种图案,样子好看……”

刘哥正说得热闹处,只见萧老头脸色铁青走入锦里,忿忿道:“我今日困辱甚,可具汤也。”

张哥连忙把众孩童驱散回家,让张嫂备好热水和酒菜。萧老头收拾妥当后,两人小酌起来。

……

找到老人落脚之处后,亲兵即刻返回。把目睹之情详细告知黎干。黎干听后,掐指一算,心惊肉跳。担心业报,思来想去,决定化解这段恩怨。于是,推掉当晚应酬,脱下官服,换上青衣小帽,跟着亲兵来到锦里。此时,天色已昏黑。

亲兵进了院门,替主人通报了一下。黎干随即步入院内,二话不说,拜倒于老人面前,诚恳道歉:“下官不识真人面目,罪该万死。”

萧老头惊起:“你怎么找到这儿的?是谁领你来的?”说罢,把黎干搀扶起来。

黎干再拜,见老人神情缓和,赶忙为自己开脱了一下,徐徐道来:“今日无礼之事,还请老丈见谅。我也有不得已之苦衷。根据朝廷礼-->>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重返1995

重返1995

1995年的阿美利加,互联网的火焰刚刚点燃,手机还是砖式,好莱坞的电影还未进入特效时代,这一切都将因宋阳的出现,而进入另一个时代。有媒体惊呼他是新一代的霍华德休斯,就如同当年休斯做出的那一切,引领潮流让无数人为之疯狂,而宋阳比起当初的休斯有过之而不及,他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对于媒体的评论,宋阳却只是留下一句,我只是我,历史会给出答案!...

无限天灾囤货求生

无限天灾囤货求生

末世空间囤货无限流某日,天空突然出现一个星球虚影,无数人被卷入无限末世天灾世界中。只有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才能带着奖励回到原生世界。宁芊芊觉醒的异能是拥有一个交易系统,购物一秒到货,还附带可升...

我不做炮灰[快穿]

我不做炮灰[快穿]

反派和炮灰是没有好下场的!时空管理局上班的新人裴彦第一次做任务就接到了一个大活儿,改造人渣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第一个世界啃老的学霸,谁能想到学生时期辉煌的学霸,工作后居然失去社交能力回家啃老?裴彦...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男人不能急,急了就快,快了就菜。从今天开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皇。开局接手新长安修建项目,别人都感叹大兴土木亏空国库,他却越造国库越充裕。哦,他在大隋卖期房,那没事了。大修运河,别人都是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他却百姓踊跃人满为患。哦,有双休还有工资,那没事了。教孙思邈火药的正确配比,大兴火器。收李世民为弟子,册封为天策上将,让他做他最擅长的事情,打他爹,打他哥。收李靖为小弟,教他正确的托塔姿势,从雁门关一路打到君士坦丁。筑长城,修运河,征高句丽,营建东都,科举制对抗门阀士族,要做,但是慢慢来。我要造就大隋盛世。...

天命守村人

天命守村人

老疯子死后,我一直以为村子里就我一个人,直至那年,两个男人扛着摄像机到村子里,说要拍一个走婚纪录片...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故事要从一列开往宝安的知青列车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