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二十四章 母凭子贵(第1页)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无题》李商隐

樱苑的春色是醉人的,杨贵妃终日徜徉于樱花林下,每每忘归。

阳春三月,春光鼎盛,樱花烂漫,粉敷玉琢。一阵微风吹过,飞花遮蔽天空,如烟似雨。

樱花最美的时候,并不是它绽放时的如霞似锦,而是它凋零时的翩翩飞絮。花瓣如雨,片片飘零,落地化泥,婉转凄美,如歌如泣。人生苦短,朝露落樱、祸福难测,死生无常。明知生死不可避免,又何须为之神伤?

“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世间万事万物尽皆如此。有光方有影,有生斯有死,有繁华兴盛,就必有没落衰微。樱苑精舍钟声悠悠,时间不可留;娑罗双树花色荣枯,静寂伤感一时空。繁华也好、荒芜也罢,终将埋没于时间的流沙中。

自从被封为贵妃,杨玉环便爱了樱花,每逢花季,便整日漫步林间,看着彩霞满天的花海,看着飘零坠地的落樱,万千滋味凝聚心头。

虽然风华绝代,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杨玉环依然是孤独的。

虽一人之下万人之,但她作为后宫之主,却没有为圣诞下一儿一女。后宫恐怕是天底下最龌龊黑暗之处,而她却有后宫女人最致命的硬伤。

算追赠,圣宗室典籍在册的皇后三人,嫔妃九人,昭仪、婕妤八人,才人十八人。

算逝去和夭折的皇子,圣宗室典籍在册的皇子三十人,公主二十九人。

妃嫔和皇子们,人人皆有觊觎之心,纷纷图谋取而代之。如今,杨家虽然权势滔天,恩宠无匹,一旦圣人驾鹤仙去,今日有多少恩宠,明日就有多少横祸。君不见,吕后一党如何对待戚夫人?远者不说,玄宗一朝的宫廷便是一路的天翻地覆,血流成河。从王皇后、赵丽妃、再到武惠妃,从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不是冷宫幽闭而死,就是贬谪赐死。皇宫内院,戾怨血腥。皇室宗亲,已光剑影。

眼见李隆基一天天老去,杨玉环的恐惧与日俱增。子以母贵乎?母凭子贵乎?在这阴森诡谲的深深宫闱,这恐怕是唯一的屏障。没有子嗣,无论今天如何风华绝代,她终究是没有归宿的……

“怪不得流连忘返,果然好景致。我在宫中等了你快一个时辰,也不见你回来,只能亲自出来找寻!”

杨贵妃蓦然回身,只见一位宫装美妇,锦衣霓凰、修长襦裙、丰胸细腰、不假脂粉、淡扫蛾眉,正是三姐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泼辣豪爽,将周围侍女轰走,寒暄两句便直奔主题。虢国夫人低声密语了大半个时辰,道:“小妹,人和事都安排好了,接下来如何操作,就要你拿主意了。”

杨贵妃贝齿紧咬,思忖良久,默然长吁道:“姐姐考虑周全,方案无差,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唯望天可见怜,保佑我们没有选错人。”

虢国夫人杏目一瞪,道:“这事需宫内宫外协同策应,按步实施。为防止他们有诈,咱们姐俩儿也得留一手!”说罢又是一阵耳语。

杨贵妃听罢抿嘴笑道:“姐姐智计无双,就是手段忒毒辣了些。也好,此事听凭姐姐主。”

二人商量完毕,虢国夫人泼辣干练,来去匆匆,倏忽消失在樱林尽头。

&nb-->>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重返1995

重返1995

1995年的阿美利加,互联网的火焰刚刚点燃,手机还是砖式,好莱坞的电影还未进入特效时代,这一切都将因宋阳的出现,而进入另一个时代。有媒体惊呼他是新一代的霍华德休斯,就如同当年休斯做出的那一切,引领潮流让无数人为之疯狂,而宋阳比起当初的休斯有过之而不及,他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对于媒体的评论,宋阳却只是留下一句,我只是我,历史会给出答案!...

无限天灾囤货求生

无限天灾囤货求生

末世空间囤货无限流某日,天空突然出现一个星球虚影,无数人被卷入无限末世天灾世界中。只有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才能带着奖励回到原生世界。宁芊芊觉醒的异能是拥有一个交易系统,购物一秒到货,还附带可升...

我不做炮灰[快穿]

我不做炮灰[快穿]

反派和炮灰是没有好下场的!时空管理局上班的新人裴彦第一次做任务就接到了一个大活儿,改造人渣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第一个世界啃老的学霸,谁能想到学生时期辉煌的学霸,工作后居然失去社交能力回家啃老?裴彦...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男人不能急,急了就快,快了就菜。从今天开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皇。开局接手新长安修建项目,别人都感叹大兴土木亏空国库,他却越造国库越充裕。哦,他在大隋卖期房,那没事了。大修运河,别人都是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他却百姓踊跃人满为患。哦,有双休还有工资,那没事了。教孙思邈火药的正确配比,大兴火器。收李世民为弟子,册封为天策上将,让他做他最擅长的事情,打他爹,打他哥。收李靖为小弟,教他正确的托塔姿势,从雁门关一路打到君士坦丁。筑长城,修运河,征高句丽,营建东都,科举制对抗门阀士族,要做,但是慢慢来。我要造就大隋盛世。...

天命守村人

天命守村人

老疯子死后,我一直以为村子里就我一个人,直至那年,两个男人扛着摄像机到村子里,说要拍一个走婚纪录片...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故事要从一列开往宝安的知青列车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