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章 胖商人拦门要说法付如鹤低头问前因(第2页)

放完这个后,严知信又担心会有不知情的人过来冲撞,干脆又挪了个小凳守在进来的路口前,来一个就拦一个,说是里面暂时不能进人。

严知信拦了一个又一个,等拦到一个小丫头时,那丫头压根不听他的话,反而抢先一步抓住他的手问道:“请问你有没有见到我家小姐,她穿一身丁香色衣衫,头上还带了一枚白玉簪。”

听见这话,严知信就知道这是姑娘的家人找来了。但是出于谨慎,严知信还是多问了一句,“你家小姐戴着的玉簪是什么样式的。”

小丫头几乎要掉眼泪了,戴着哭腔比划着:“这么长,雕了一朵玉兰花。”

小丫头刚描述完,严知信就放他过去了。尽管他并没看清她口中的小姐戴着什么样式的发簪,但这般急切的,又说的上特征的,应该确实一家人无疑。

既然有人寻来,严知信也不做多余的事情,转头提着板凳回了院子,至于那盆清水嘛,还是继续留着等人用好了。

小丫头顺着指引寻得了人,安抚一番后,又告诉了小姐方才发生的事情。那小姐心中感激,刚走两步,又瞧见前面放置的清水,不由得心里更加熨帖,止不住的在想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又过了几日,这小姐又领着小丫头捧着一堆礼物送过来。严知信隔着院墙拒绝,说是无功不受禄,那小姐态度也很坚决,非要答谢他那一盆洁面的清水。两方人拉锯着僵持了半个时辰,严知信没得法子,只能开门收下了这份谢礼。

严知信收了礼,又不好再将人拒之门外,延请二人到树荫下的石桌前坐下,敞开院门给二人沏了壶热茶。

在他沏茶的过程中,已经落座的小姐也被他留在石桌上的字迹吸引,不自主翻看了两页后赞叹道:“好字!”

严知信这辈子已经听过无数次诸如此类的夸赞,只是微微一笑,笑纳了这句称赞。

严知信大大方方的,倒让小姐开始不好意思了。毕竟她未经允许就擅自翻看别人的东西,光是看还不打紧,竟然还不知礼数的点评了起来。

小姐被自己臊的羞红,接过热茶又补了一句,试图掩盖住此刻的羞臊。

“公子为何要抄写这么多的经书,可是为了还愿?”

严知信退开一些距离在不远处坐下,坦然道:“并非如此,我是在为观里的香客抄经,顺带挣一点碎银两。”

这话一出,小姐又觉得自己冒犯了,转头找补道:“正好我想在观内替我祖母供经祈福,不知公子可还有余力?”

送上门的银钱没有不收的道理,严知信自然就应了这件事。

严知信就是从这时开始和她认识的。

这小姐很是虔诚,几乎是隔几日就要来上一次香。严知信也顺势挣了不少银两。面对大客户,严知信总会对她格外耐心,除了交接经文以外,时不时的,严知信也会替她讲解两句。甚至还颇为用心,活学活用的借着经书上的字句替这小姐纾解心中郁气。

这般流水般的善意并非叫人全然不知。

小姐感念于他的善良,又倾慕于他的才华,翻来覆去间不知何时已经对他有了情谊。待到家下打听到他家境贫寒并无家眷婚约以后,就豁出脸面央求父亲上门提亲。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今日观中的这一遭混乱。

听完这通,付如鹤已经压不住笑,毫无形象的扑地猛捶了一通后,笑着揶揄道:“严兄真叫人佩服!”

严知信已经够焦急了,没想到这付如鹤正忙不帮,还在旁边捣乱,顿时就气的他要甩袖离开。

事情还没解决呢,付如鹤哪里敢叫他走。好说歹说的哄了半天,终于又将人按回原地。

付如鹤终于正经了一回,继续问道:“这事儿,你打算怎么解决?”

严知信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摇头,说了一句,“我并未冒犯过这位姑娘,也暂时还不想娶妻。”

热门小说推荐
我只想要块奥运金牌[花滑]

我只想要块奥运金牌[花滑]

我只想要块奥运金牌花滑由作者涂桉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我只想要块奥运金牌花滑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丞相大人养妻日常

丞相大人养妻日常

丞相大人养妻日常由作者慕如初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丞相大人养妻日常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开局三教合一,斩天上人

开局三教合一,斩天上人

只需要阅读武功秘籍,各类书籍都能大有裨益。...

小镇神医

小镇神医

小镇小子得到家传神针的医术传承,一路高调,一路高歌这片山我包了种草药,你们干活儿利索点,我这急着给老婆们花钱呢!村长找我?没空,我现在哪有时间搭理男的啥?诊所来了个俏寡妇?告诉她,我马上就到!...

穿越成弥勒怎么办

穿越成弥勒怎么办

穿越成犬夜叉里的弥勒,帅不帅的先不说,但是手上的风穴是真的要命。为了解开风穴的诅咒,弥勒不得不准备踏上消灭奈落的道路,为了消灭奈落,他首先将目光望向故国的土地...

超级全能大农民

超级全能大农民

超级全能大农民是水中浮游精心创作的修真小说,笔趣阁顶点实时更新超级全能大农民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超级全能大农民评论,并不代表笔趣阁顶点赞同或者支持超级全能大农民读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