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 话龙兴燕邸建首善 立东宫文武生龃龉3(第1页)

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猜想着,作为礼部尚书的李至刚一定是受了皇上的密旨才敢语出惊人,否则,这样的惊天之语他怎敢随便说出呢!既是皇上的意思,就不能有不力赞的淡然,身为近臣,责无旁贷。

“李尚书所言甚是。”陈瑛第一个站出来回应李至刚,“臣也久有此意,北平为陛下龙兴之地,南控幽燕,北扞溯漠,山川形胜。为国之新京,和中都、南京遥相呼应,为子孙万代之计。”

“臣赞同,”“臣也赞同,”接着,武班之首的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也站出来唱和,引来了武班的一片赞同之声;大势所趋,别无选择,文班之首的道衍、蹇义、金忠等也纷纷赞成,李至刚的星星之火在片刻的寂静沉默之后顿成燎原之势。

永乐长舒了一口气,目视前方,万千江山尽收眼底的恢宏,在心中隐藏已久的一桩大事于不经意间水到渠成般的完成。他满意地用温和的目光抚慰着李至刚、陈瑛等文武群臣,最后又在李至刚的身上落定,潇洒的把大胡子一甩:“李至刚所倡建北平为首善之意,既是对北平形胜的认同,也是对朕经营了二十年的燕邸的肯定,朕很欣慰。众卿之意即朕之意,即日起颁诏天下:升北平为北京,先以为行在,设国子监;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辖北京周边兴和、东胜、涿鹿等六十卫、所;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辖通州、霸州、涿州、蓟州等四州,大兴、宛平、良乡、顺义、房山等二十二县;着原北平按察佥事杨忝为府尹,刑部发流罪以下垦田北京;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于北京;平江伯陈瑄督舟师浮海运饷至北京、辽东。建北京宫殿之事以后叙及。罢北平布政使司,建北京行部,掌布政司庶务;罢北平都指挥使司,以所领官军直隶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

“皇上圣明!”耳旁是一片齐整整的赞誉。机构设置,人事安排,迁民以及海运,永乐侃侃而谈,胸有成竹,显然不是臣下今天提及了他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有部署不知早已谋划多久了。李至刚本为徇私而阿谀逢迎的话题正中了他的下怀。

永乐话锋一转道:“朕有今日,纵不会忘了身冒矢石、万死一生的从征将士。事定功成必报以爵赏,坐拥天下当共享荣华,此朕报旧恩之心,昭昭然矣!然亦有不思困苦艰难之辈,触犯刑宪,已谪令屯戍边疆。痛定思痛,念其前日之劳绩,朕心有所不忍,今日特加矜贷,官复原职,军复原伍,再有犯者,休怪《大明律》不认旧人。”

一部分靖难时的从征将士,仗着燕王当了皇帝了,居功自傲,尾巴翘到天上,无端生事,凌虐小民,明目张胆挑衅法律,与官府抗衡,永乐不得不加以整治。淇国公丘福、同安侯火真一次次求情,想起当年天昏地暗、血沃劲土的疆场,永乐的心就软了,用皇恩开释了近百名有罪的军官和士兵,对功臣的法外开恩溢于言表。文臣们抵制,交章弹劾,所以,他也不得不在这样一个场合略作解释,平复了算了事。

“周王两次上表请立太子,”通政使赵彝奏道,“周王说,储二之建,所以定图,本系人心,其任甚不轻也……”

周王是永乐的同母弟弟,在兄弟中最亲,五弟这是第二次催他了,可他有他的想法,听了赵彝的奏述,默不作声。

“老将军镇远侯顾成从贵州上表,伏愿皇上早立东宫,以定国本,副理万机,永安宗社,使天下臣民共享太平之福……”

“知道了!”没等他读完,永乐重重地甩出了三个字,他不想就此事再听什么表章聒噪,更不想议论,就想着马上散朝,遂沉着脸道,“诸位还有他事吗?”

“陛下即位已一年有余,储君虚位,为臣心下不安啊!”兵部尚书金忠站出来,还是揪住此事不放。也就是和皇上往日的燕邸私交,否则,谁敢触这个霉头!

永乐即位后,原世子朱高炽仍留守北平,次子高阳王朱高煦镇守开平,基本上维系了靖难时高炽留守、高煦出征的格局。论战功,高煦略胜一筹,但守卫北平、以转运粮草高炽也是功不可没。以金忠为首的文人们赞成立嫡以长,心向高炽。而高煦长期随父亲出征,就好像是他为日后做铺垫而故意制造出的场景一样,父亲几次濒危都是他及时赶到,救驾成功,那种上阵父子兵的感奋和悲喜交集,据说永乐当即许诺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淇国公丘福等因和高煦脾气相投,又长期在一起,耳鬓厮磨,因而形成了心向高煦的武人派。

“皇上是该考虑立太子的事了!”金忠一说,丘福马上附和,说的虽是一件事,似乎挺和谐,但两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人选。接着,蹇义、解缙和怀庆长公主的驸马王宁等大臣也出班奏请册立皇太子。

不愿听什么,偏来什么,永乐眉头紧蹙,青筋突兀,强压心头之火,不悦道:“列位臣工的表章朕已御览,但朕也多次说过,长子高炽虽有仁厚之德,然未经历练,智识浅陋,朕正在咨求四方贤达辅导,以长其学问。诸位为国家社稷着想,一片忠心,朕甚欣慰,”他环视一下众人,不等他们说话,遂道,“朕坐时太久,身体不适,需回宫歇息一会儿,散朝。”

“散朝——”黄俨好听的一声喊,扶皇上站起,走向便殿,结束了一个众人翘首、而皇上拿不定主意的尴尬:他心仪高煦,却又没法说。

扯到了议立太子的事上,皇上不高兴,李至刚没法跟去说自己的家事,他怅然地站在武英殿的御座下,望着高高的、镂空的藻井,若有所失。

天色灰蒙蒙的,雾气笼罩,半明半昧,潮湿而寒冷,再没有了前几日阳春三月的灿烂。从早晨言事几近正午,永乐确实有些累,用过午膳,想在便殿里小憩一会儿,准备下午的午朝。但他怎么也睡不着,立太子之事真的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了,纠结成团,越理越乱,那股劲过不去,他干脆坐起来,斜倚在锦被上,闭目沉思。

建文四年六月,由他发难的靖难之役结束,燕军攻下南京,侄子建文皇帝朱允炆不知去向,他这个在北平蛰居了二十年的燕王坐上了大明王朝皇帝的宝座,年号永乐。不久,就有人上表,请立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但他的心倾向于二儿子朱高煦,却又不合宗法礼教,便以长子高炽“德业未进”来搪塞。

转眼就到了永乐二年的春天,立储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不仅朝堂之上,就连南京街巷闾里的老百姓都在议论着。有的说皇帝肯定立长子,说是某某大臣管家的亲戚说的;也有的说皇帝要立次子高阳王,没听那满大街的小孩都在唱着一句“日照山河里,阳光映帝京”的童。说这“日照”和“阳光”就说的高阳王朱高煦,至于怎么个解释大家虽似懂非懂,但却坚定地认为那是和皇家老二连在一起的。仔细想来,高阳王的高阳和他名字中的高煦以及那两句童谣还是有些瓜葛的。

永乐育有四子五女,一子早夭,几个儿子都是皇后徐仪华所生。长子朱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次子朱高煦小高炽二、三岁,三子朱高燧则又小高煦四、五岁。三个儿子虽一母所生,年龄相差也不大,但性格为人迥异到天壤之别,真应了那句话,龙生九子,个个不同。

长子朱高炽,性情温顺,仁厚孝友,本当是青春勃发的壮岁旌旗之时,怎奈体态肥盈,身体虚弱,走路爬坡都十分吃力。靖难时,永乐带兵在外,只能命他留守大本营的北平,而让性情凶悍、弓马娴熟、颇有武略的、十六、七岁的次子高煦跟在左右。高煦也是不负父王的厚爱,勇猛拼杀,不仅战功卓着,还几次于危难之际成功救驾,听了许诺,高煦更是舍命苦战了。如今得了江山,那战场上的许诺还算不算数?但废长立幼,又与两千年的宗法礼制相悖。永乐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痛苦抉择中。

看的出来,文武大臣们已明显地分为两派,文臣大多倾向长子朱高炽,部分武臣则倾向二子朱高煦,当然都各有理由,而更多的人则不愿搅进皇家的太子之选中,或是不言,或是虚以委蛇,假惺惺劝皇上早立太子,实际上则事不关己的心态。

以淇国公丘福为首的武臣派,和高煦是生死与共的沙场知己,两人携手打出了不少漂亮仗,患难之交,情真意切。何况他又亲眼目睹了当时燕王对高煦的喜爱,揣测帝意,毫不隐讳地赞成立高煦为太子。而以兵部尚书金忠为首的文臣,对高炽十分了解,关系也密切,所以愿立高炽为太子,常在永乐面前说起古之立幼废长的兴衰之事。

文武大臣各执一词,都有道理,弄得永乐没法断下决心。他也记不清多少人、多少次说这件事了,每一次提及都被他搪塞了没有结果,但事情的脉络却越来越清晰了。

憋了近两年,永乐纠结了几百日,拖已不是办法,与其黑沉沉孕育着满城风雨,倒不如让那明亮的闪电划破夜空,暴雨倾盆,享受雨中的畅快,享受雨后的清新。天大的主意就在这卧而不眠的一瞬中敲定,永乐撩锦被下床,临视午朝,午朝后,吩咐黄俨把阁臣和尚书蹇义、金忠,武臣丘福、朱能,皇亲王宁找来便殿,明确了商议确立太子的大事。

几个亲近的文武大臣陆续到齐,永乐赐座,捋了捋长髯,静下心来,小内侍马云给皇上上完茶,知趣地出去,关了殿门,只有黄俨在门外紧紧守着,虽一副忠诚不二的卫士样子,若无其事却心神不宁,他要第一刻得知议立太子的最新消息。

热门小说推荐
兰言之约

兰言之约

身为金融分析师的兰亭暄一直是同事眼中的模范社畜加班狂人,直到有一天,卫东言亲眼看见,她单手就把对她动粗的初恋男友反掼倒地。卫东言在兰亭暄眼里一直是高不可...

重生野火时代

重生野火时代

那些年,葡萄架下垂挂的葡萄还是粉红色的,和樱桃一般鲜艳欲滴。那些年,黄瓜还只是一种瓜,除了饱食与美容,人们还未开发出黄瓜的其他用途。那些年,香蕉还是香蕉,香蕉牛奶还没有面世。那些年的遗憾,在今生开出绚烂的花PSQQ书友群945516634...

全能小神农

全能小神农

机缘巧合下,林星得到了神针空间,空间里有用不尽的灵水。灵水喷洒过的果树,果子美味。灵水种出来的花草,品相极佳。灵水浇灌过的药材,价值翻倍。除了种田,神针还有别的功能等待林星一一开发!守着山头种树养花种草,养只看家猫,林星的小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三番四次偶遇大明星顾若曦,她有一个林星的秘密...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女帝文,女主金手指很大,防盗比例50肯定有ooc!我就是个写小说的没那个本事实事求是还原历史人物!不要用现代人三观要求封建社会古人可以看作架空女主cp天下其他人可能会有一点单箭头女主女主只爱天下番外会有女主千年后的后人出现(所以放在言情)身在秦朝而为赵国亡国公主之女的六国余孽赵不息看看自己的金手指,望望自己新招揽的大才。她陷入沉思,有人才有金手指,项羽可以,刘邦可以,那她赵不息凭什么不可以!大才,秦朝暴虐黔首生灵涂炭,始皇帝一死天下必将大乱,到时候我们一起造反,咱们必能取其而代之。赵不息一拍桌子咱们一起造反吧!到时候我做皇帝,就封你为王!被赵不息称赞生来就是造反大才的秦始皇嬴政好。于是赵不息开始杂交小麦,炼精钢,广积粮,高筑墙。数年后,已经做好所有造反准备的赵不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始皇帝死讯。更糟糕的是,赵不息发现秦处处种满了她杂交出的小麦,用她发现的方法练出了精钢。直到有一天,造反的事暴露,赵不息眼睁睁看着秦的大将军蒙恬从战车上下来走到她的大才身边陛下何故谋反?她的大才又转身看着她吾女何故谋反?简易版简介身在敌国王宫的亡国公主带球跑。你以为我是那个亡国公主吗?不,我是那个不知道自己亲爹是谁的球内容标签强强历史衍生爽文基建主角赵不息,嬴政┃配角嬴政┃其它一句话简介我造反的时候不知道他是嬴政啊立意强国致富作品简评穿到秦朝的赵不息发现自己现在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时期,刘邦项羽起兵在即,天下大乱诸王征伐近在眼前。于是赵不息决定要自己发展生产力,杂交小麦高炉炼铁土法制糖,对外发展军事对内统一诸子百家思想刘邦可以项羽可以,那我赵不息也可以!最终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风格轻松,行文严谨,重点描写赵不息在秦朝发展生产力,统一思想的过程,以女主和秦始皇的马甲式亲情为主线,情节互动趣味无穷。女主心怀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一路成长为合格的继承人。文章架构宏大,剧情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陈江陆红鸢

陈江陆红鸢

嫌贫爱富的丈母娘和大姐联合逼他离婚后,他隐龙少主的身份被曝光,总裁老婆哭着求原谅,丈母娘和大姐恍然明白,原来她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给的...

成为偏执宦官的傀儡皇帝

成为偏执宦官的傀儡皇帝

说来可笑,大周建朝百年,竟毁在子嗣凋零之上,不仅让一个傻子登上了皇位,还让一介阉人掌了大权。    乌憬就穿成了那位大周最后一个皇子,刚登基不久的傻子皇帝,他看着面前欺负他什么都不懂,没几个油水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