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0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四十(第3页)

为什么呢?因为善知识没有得到他心通的道眼,所以只能根据你所说的话去论断。这种境界向善知识说,来证明(境界的)邪正是非,就没有过失。若不是为了证明,只想自我炫耀,就有过失。若向一切人说自己的境界就有过失。除了求善知识证明之外都说不得,说了以后便永远不能再得这种殊胜的境界。这是修行人的第一大关,天台教中多次说明这一点。

所以近来修行者,多多着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着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

所以近来修行的人,很多都着魔发狂,这都是因为用躁妄心,来期盼得到殊胜境界。不要说他的境界是魔境界,就算他的境界确实是殊胜的境界,一旦生起贪着欢喜的心,也就只受损不受益了,更何况他的境界未必的确是胜境啊。

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着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着,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此语不常对人说,因汝有此种事,固不得不说也。

假如这个人有涵养,没有躁妄心,没有贪着心,看到一些境界,就好像没看到一样,既不生欢喜贪着心,又不生恐怖惊疑的念头。不要说胜境现前有利益,即便是魔境现前也有利益。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被魔所转,修行就能上进。这些话我不常对人说,因为你遇到了这种情况,才不得不说。

汝最初礼佛所见之大士像不的确,以若果实是,不至因念与观经不合而隐。然汝由此信心更切,是亦好因缘,但不宜常欲见像,但志诚礼拜而已,庶无他虑。

你最初礼佛所见到的大士像,不确切。因为如果真是大士所现的相,就不至于因为你想到这与《观经》中所描绘的不符合,而相就隐去了。不过你因此而信心更恳切,这也是好因缘。只是不应当时常想看到佛菩萨显相,只要志诚礼拜就好,这样应当就不会有其他的隐忧。

临睡目前白光,及礼佛见佛像悬立虚空,虽属善境,不可贪着,以后不以为冀望,当可不现。窥汝根性,似是宿生曾习禅定者,故致屡有此相也。

临睡时眼前的白光,及礼佛时看到佛像悬立虚空,虽然这属于善境界,但不可贪着,以后只要不期望看到佛像,应该就不会出现了。看你的根性,似乎是过去世曾修习过禅定,所以才导致常常见到这些境相。

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关静修,久之,遂有先知,能预道天之阴晴,人之祸福。彼归依莲池大师,大师闻之,寄书力斥,谓彼入于魔罥

(ju

an

,后遂不知矣。

明朝的虞淳熙在天目山的山峰上闭关静修,久而久之就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能预先知道天之阴晴、人之祸福。他归依莲池大师。大师听到这些事情后,就写信去大力呵斥他,说他已经进入魔网圈套。他后来就没有这种能力了。

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着,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

要知道学佛人,要能识大体,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不要说这种小境界,就算真得到了五通,仍然必须置之度外,才可以得到漏尽通。如果一生起贪着心,就很难再上进,甚至会退转堕落,不可不知。

梦入佛殿所记之二句经文,固属善境,然此二句,语甚明白,返虚依觉路,归真悟常空者,谓人妄认世间诸法为实,故迷入生死,若能返观诸法当体本空,则便依乎觉路,出迷入悟,归真谛而悟真常之真空实相矣。

梦中进入佛殿,所记的二句经文,自然是好的境界,然而这二句经文,语义很是明白,“返虚依觉路,归真悟常空”,就是一个人妄认世间诸法为实有,所以迷惑入于生死,如果能够返观诸法当体本空,就依循觉路,出迷惘,入觉悟,归真谛,进而悟到真常的真空实相了。

魔境胜境之分别,在与经教合不合上分。果是圣境,令人一见,心地直下清净,了无躁妄取着之心。若是魔境,则见之心便不清净,便生取着躁妄等心。

魔境、胜境的分别,在于和经教符不符合。如果真是圣境,人一见,心地当下清净,没有一点浮躁虚妄求取贪着的心。如果是魔境,那么看见之后,心就不清净,就生出取着躁妄等心念。

又佛光虽极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现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理勘,则愈显。魔现以此理勘,则便隐,此勘验真伪之大冶洪炉也。

另外,佛光虽然极为明耀,但是不晃耀眼睛,如果光亮耀眼,就不是真佛。佛现前,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义理来勘验,相就会更加明显。魔现前,以这个义理来勘验,相就会隐没不现,这是勘验真伪的大冶洪炉。

夜见白光,及虚空清白等境,乃心净所现,何可以法界一相,寂照不二自拟,以此自拟,则成以凡滥圣矣,其过殊非浅浅。

夜晚见到白光,以及虚空清白等境界,这是心中清净所现的,怎么可以用“法界一相,寂照不二”来自我比拟,这样来自我比拟,就成以凡滥圣了,这个罪过实在不小。

二句经文,未见所出,盖亦宿生记忆之文,未必即经中文也。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故亦无甚境界发生。若心中专欲见境界,则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损,不可不知。

那两句经文,不知出自哪里,大概也是你过去生中记忆的文字,未必就是佛经中的经文。修习净业的人,不以得到种种境界为事务,所以也没有什么境界发生。如果心中专门想要见到境界,那么境界就多。倘若不善于用心,或许会导致受到损害,这个不可不知。

彼头陀之所说,乃属禅家道理。彼尚不破净土,是其长处,然彼绝不知净土宗旨,故与禅对论。彼注重祥光胜境一语,大须斟酌,否则误人不浅。又谓不可着,以佛法无量,着则成有量,即不能入佛智。何止不入佛智。亦复或入魔界耳。

那位头陀所说的,是属于禅宗的道理。他不破斥净土,这是他的长处,然而他绝对不知道净土的宗旨,所以将净土与禅宗相对而论。他"注重祥光胜境”这句话,必须大为斟酌,否则误人不浅。又说(祥光胜境)不可以住着,因为佛法无量,住着就成为有量,就不能入佛智。其实何只是不能入佛智,也许还会入魔界。

至所云之各佛,乃禅家约心理之论,与净宗无涉。白光清空,既为如来一毛头许功德,汝何得以法界一相,寂照不二妄认。实则宿世定境,由净心而发,固不得当作奇特也。

至于他所说的各佛,是禅家真的ui

自心理体来说的,与净土宗没有干涉。白光清空,既然是如来一毛头许功德,你怎么可以用“法界一相,寂照不二”来错妄地加在自己身上。实际是过去世禅定之境,由于清净心而显发,所以不要当作奇特的事。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无信愿,即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之地步,亦难往生。以真证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之实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则不必论。若但有工夫见此理,尚未实证,若无信愿,亦难往生。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纲宗。有信愿,无论行持的多少浅深,都能够往生西方。没有信愿,即使达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的地步,也很难往生。因为真能证得能所两忘、根尘迥脱的实理,便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了生死了,那就不必说了。如果只是有工夫见到这个实理,尚没有证得,若无信愿,也很难往生。

热门小说推荐
我在柯学世界当五人组幼驯染

我在柯学世界当五人组幼驯染

全息单机游戏幼驯染开始内测,白山清辉当仁不让的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绽放的樱花’一听名字就是个文艺向的温馨游戏,其提供的幼驯染共有五位,分别是某叼牙签爽朗硬汉某温柔又可怕的凤眼假酒某黑卷...

灵脉傲神州

灵脉傲神州

神州大陆是一个以武为尊的大陆,在这个大陆,实力代表着一切,实力就是公平实力就是正义实力就是公理实力就是天理。可是在神州大陆想要拥有强大的实力,那么就必须要有灵脉,没有灵脉根本就无法修炼,同时灵脉的等级决定着你的天赋潜力和发展前景,灵脉更是可以产生脉魂,脉魂的强大与否以及类型决定着一个人的走向。柳亦恒就是出声在这样一个大陆的偏远小城,看他是如何从一个天生绝脉断魂,饱受疾苦,受尽磨难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巅峰之路。天才,在柳亦恒眼里只是一个笑话,那只是他走向辉煌的垫脚石而已,妖孽,在柳亦恒眼里,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对手,因为他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神兽,也不用嚣张,那只不过是坐骑,前辈高人,也不用自傲,他们只能在瑟瑟发抖中等着被超越。...

异类重生:乔总请自重

异类重生:乔总请自重

一席大火,一个曝光的神秘实验室,一场不为人知的人体实验。死里逃生的实验体,身带异能,阴差阳错成为乔氏豪门少夫人,可等待她的并非荣华富贵,而是丈夫的冷血小三的挑唆实验室高层的搜捕让她身边危机重重怒从心起,怼渣男,灭小三,黑心婆婆靠边站高冷腹黑,却涉世未深。智商惊人,却情场小白。一纸离婚协议准备蹦哒迈向新的生活,却被渣男撩了个遍。你能控制大脑,控制思维,却控制不了我爱你的那颗心。...

小炮灰被主角团盯上了[穿书]

小炮灰被主角团盯上了[穿书]

本文于11月8日(星期三)入v,v当天万字,谢谢宝贝们的支持,爱你们比心!mua╯3╰云宿穿成了一剑入九霄中欺负主角的势利眼小炮灰。加班猝死后穿成富N代小龙人的云宿什么?我穿书了??告别炮灰命运从我...

清穿后,太子能听到我的心声

清穿后,太子能听到我的心声

陈嘉萝是个爱做梦的小咸鱼,期望自己一夜暴富,从此过上喝喝玩玩买买买的生活。一朝穿越到清朝,刚从御花园水池钻出来,就看到了一个俊美矜贵清冷优雅的少年郎站在岸边看她。黄色小咸鱼嘉萝眼睛一亮,这少年郎...

穿成婆媳综艺对照组

穿成婆媳综艺对照组

穿成婆媳综艺对照组由作者景盏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穿成婆媳综艺对照组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