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癸六、约周遍显见性非物分二:子一、示无差别义;子二、示无大小义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三页。癸六,约周遍显见性非物。
我们相信佛法以后,就开始从事佛法的修学。在整个修学当中,其实是有两种力量来改变我们:一个是能念的心,心力不可思议;一个是所念的法,法门不可思议。这两种力量,从修学的道次第来说,我们刚开始是先注重法门的力量,以法门来转变我们的心。所以,我们刚开始通过拜忏、诵经、念佛、持咒这些法门,这个法力不可思议,来灭除我们的罪障,来栽培我们的善根。所以,我们刚开始这个心跟法接触的时候,我们的心是没什么力量的,是由法来引导我们。这种情况我们叫作安乐道,就是会从生命当中产生安乐的果报。因为它帮我们消业障,增长我们的福报,所以会从痛苦转成安乐。
慢慢地我们开始修习大乘经典,《楞严经》《法华经》……我们除了在做功课的时候安住法门以外,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会生起一种微密的智慧观照,起心动念开始观照我们的念头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妄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从这个地方开始去返妄归真。所以,到第二个阶段,我们开始用心灵的力量来主导法门,以心力来主导法力。因为我们这个时候在做功课以外,多了一分的观照力了。
过去我们在读佛学院,有一个老和尚叫达公长老。他有一天跟信徒聊天的时候,信徒就跟老和尚开玩笑说,师父啊,还是你们出家好。你看你们出家生活很清闲的,我们一天到晚要忙东忙西的。达公说,出家比在家还忙。他说,你在家只工作八个小时就没事了,我平常日常生活,遇境逢缘、起心动念,我每一个念头都要观照,非常忙碌的。“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都是要观照自己的念头。
所以,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开始生起微密观照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进入所谓的首楞严王三昧,而不只是在做功课的时候。就是离开了佛堂,你日常生活当中,在六根门头当中,开始要生起观照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开始弃生灭、守真常。这个时候我们再修学佛法,就不只是安乐而已,而是开始趋向于解脱道,开始在对治生死的业力了。因为你念头开始改变了,你的生命开始变化。
当然,我们今天对念头要生起微密观照之前,必须要有大乘的正见,就是你要了解什么是你真实的本来面目,什么是我们真实的心性。本经对于我们真实的心性提出了两个重点:第一个,它具足不变性。就是整个外境的因缘变化当中,我们的心产生喜怒哀乐的变化,但是那个不变的是谁?不随外境的因缘而变化的那种离相清净的体性。第二个,它有随缘的作用。它不但是有它的不变性,随顺迷悟的因缘也能够显现十法界的因果。有这种妙用的。当我们开始了解“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观念的时候,我们日常生活就能够真实地生起首楞严王三昧,就能够“销我亿劫颠倒想”,乃至于成就诸佛的功德。
我们看这一科,是第六科,就是十番显见的第六科。前面的五番,佛陀在发明真性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偏重在不变这一部分的观念。这第六科以后,佛陀开始讲到随缘的部分。佛陀对真性的开显可以说越来越详细。那么这一科就相当重要,它开始讲到随缘的作用。
我们把这个标题作一个解释。“约周遍”这个“周”,指见性的体性是圆满周遍的,它是遍一切的过去、现在、未来、遍一切的十法界的因缘。从周遍圆满的角度,来开显见性不是一个外在的物质。
物质有两种特色:第一个,它有一定的形相,它是固定的。比如说,你看桌子,它就不能变成椅子,椅子就不可能变成抚尺。物质有一定的形状。第二个,物质它没有明了分别的功能。身为真实的心性,它没有固定的形相,因为它有随缘的作用,而且它有明了性,所以心性不是一个物质。这一科,其实对整个修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到了经文的时候,再慢慢地叙述这一科的重要性。
好,我们分两段。第一个,示无差别义;第二个,示无大小义。从无差别跟无大小来证明所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它就是我们本来的心性,不是一个外在的物质。
子一、示无差别义分二:丑一、问;丑二、答
我们看第一科,示无差别义。这个无差别,简单地说就是见性的体是没有差别的。我们说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无差别的。不同于外在的物质,有大小的种种差别。从无差别当中来开显我们一种真如的体,它是一个心法,不是一个物质。
丑一、问
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我们看经文: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这个地方是阿难尊者提出一个疑问,说经过佛陀前面的开示,我终于了解到,这个见性在一切的因缘变化当中是无所归还的。佛陀在前面讲到说,我们这一念心遇到因缘的时候,会产生快乐、产生痛苦。这个快乐痛苦的感受是因缘而生,所以它都必须要归还给因缘;但是身为一个见性,它的清净的本性是无所归还的。那么这个时候阿难尊者还不敢直下承当。他说,即便它是无所归还的,我怎么知道它就是我本来具足的一个真实的心性呢?
那么这一段阿难尊者的疑问,我们解释一下。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这个时候已经了解到真性的随缘不变之体,但是对这个随缘不变之体,他认为,在我们心中以外有一个昭昭灵灵的物质,这个物质就是一个随缘不变之体。换句话说,阿难尊者对这个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是不敢直下承当的。他认为说这个东西跟我没有关系,它是离相清净的,而我的心本来就是生灭变化的。换句话说,他对整个心性的本体,还是无法去承认、去认同这个就是我的本来面目。所以他说:云何得知是我真性?说怎么就能够知道它就是我真实的心性呢?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对这个心性的确是不敢承当的。
丑二、答分三:寅一、约迷悟明无差而差;寅二、约自他明差而无差;寅三、正示见性非物
我们看佛陀怎么来开导这个问题。我们看这个回答。回答当中有三段:第一个,约迷悟明无差而差;二,约自他明差而无差;第三个,正示见性非物。佛陀用三段来破除阿难尊者的疑惑。
寅一、约迷悟明无差而差
【图一】
我们看第一段,看佛陀的回答。第一段,约着迷悟来说明见性是无差而差。这一段正式显现见性有随缘的作用,就是它的体是无差别的,是清净本然的;但是它的作用,会因为众生迷悟的差别而产生大小不同的作用。从这个地方来证明心性不是一个物质,真如不是一个物质。
我们看第一段。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身为一个见性,它的体,我们前面讲过是随缘不变的。既然不变化,在整个十法界的造善造恶当中它是不能变的;但是它的作用就有变化了,依着迷悟的不同有所变化。
我们看看,这么一个清净的本性在声闻的因缘当中表现是什么样。佛告阿难说,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现在还没有成就,没有证得无漏清净的果位(因为阿难尊者这个时候示同凡夫,连初果都没有证得,所以他是一个有漏位)。但是,承蒙佛陀的神通加持,你的眼根产生的见的功能可以看到初禅天,在初禅境界当中的种种物质都能够了了分明而无所障碍。这个是阿难尊者一个凡夫的见的功能,在佛加持力下,能够见到初禅的种种诸物。
而一个阿罗汉——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是天眼第一的。天眼第一的尊者,他的天眼现前的时候,能看到这个南阎浮提,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世界,佛法的意思就是中间是一个须弥山,左右有四大部洲。这当中南瞻部洲就是南阎浮提,我们住在南瞻部洲。在南瞻部洲当中,阿那律尊者看到南阎浮提,就好像看到手掌当中的庵摩罗果一样。庵摩罗果,有人说是像一个小桃子一样,像小桃子这么小。就是阿那律尊者的见的功能,能够看整个南阎浮提,就像看手掌中的小桃子那样的清楚。当然,声闻人的特色是我空法有,他有一些法执的。但是他我空的智慧是现前的,所以他的见比凡夫还好。
我们看看菩萨的见。“诸菩萨等,见百千界。”菩萨的心,他有我空的智慧,还有法空的观照,所以他能够分证二空真如理。这种法身菩萨能够见到百千的世界。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你是一个初地的菩萨,你能够见到一百个世界,在一百个世界作佛。你是二地菩萨,能够见到一千个世界,在一千个世界作佛。所以地地以十倍的速度而增长。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的迷惑比声闻人已经降低了,他不但是证得我空,还有法空。
我们看看如来,佛陀的这个见,这个见性在如来的心中是一个什么相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佛陀的那个见性在他的心中所表现的功能,能够穷尽像微尘这么多的十方无边的清净国土,无所不见。这个“瞩”就是见。《金刚经》说,佛陀对于众生的起心动念……你看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有多少: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上的众生,每一个众生的起心动念,佛陀同时能够了了分明。佛陀的见,到这种境界。他是无所不见,无所不知。
那么凡夫的见呢?“众生洞视,不过分寸。”我们的见的功能,“洞视”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力量,我们也顶多看到分寸的距离。换句话说,隔一道墙我们就看不到了。
这个地方佛陀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说,同样一个见性,是每个人都相同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把它放在不同的心中,它产生的效果功能就不一样。
你看这个见性,把它放在凡夫的心中,凡夫的那个执着很重啊,我们功能就表现不出来了。把它放在阿罗汉的心中,哦,就看到南阎浮提。把它放在菩萨的心中,就看到百千个世界。这个见性,把它放在佛的心中,就看到了无量国土。这就表示这个见性它的作用是随缘的,它能够“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有变化的作用。
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知道,见性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质。物质是不能够有太多的功能、相状的变化,不可以。物质的特色叫作质碍,它有固定的质量,产生一定的障碍。你放了桌子就不能放椅子,它有一定的质碍。但是你看我们那个内心的见闻觉知的功能,是随着我们的修学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变化。
你看,同样是一个凡夫,你看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在修法华三昧之前,他的见的功能跟我们一样,看到我们这种日常生活的“见”。但是智者大师在修法华三昧、跟法华三昧相应、成就旋陀罗尼的时候,他在定中看到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在法华会上——灵山会上说法的状态。他看到自己在座,他的老师慧思禅师也在座。也就是说,他的见功能能够追溯到两千五百年之前的现象。
诸位要知道,禅定是现量境,这不是妄想哦。禅定的境永远是现量境,都是真实的。禅定不可能起颠倒,不可能。什么叫现量境?它是什么境,就是什么境,没有个人的分别。虚云老和尚的年谱当中讲到说,虚云老和尚在禅堂,有一天功夫相应的时候,他能够看到隔壁好几间寮房,他们在讲什么话,清清楚楚。后来他继续用功,那个时候二次大战快要结束了,他有一天看到美国的飞机丢下两颗原子弹,把广岛跟长崎炸得整个……那个爆炸,就像一个香菇的形状一样。其实那个时候原子弹还没有炸下去,换句话说,他看到了未来,众生的业力成熟了,他看到了未来。我们只看到现在,但是禅定的人可以看到过去、看到未来。
那这是怎么解释呢?蕅益大师在《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对这件事情作了一个注解。他说,其实我们的见的功能,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十世古今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就是说,其实生命没有所谓的过去,也没有所谓的现在,也没有所谓的未来,都是当念、当念、当念。我们的执着区隔了过去,也区隔了未来。所以当我们的心慢慢地摄用归体的时候,我们的所有功能会慢慢显现、慢慢显现。慢慢显现就能够突破时空。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同样一个见性,表现在整个十法界的众生的心中,因为迷悟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所以我们知道,见性不是一个物质,而是一个有明了性的心法才做得到。它是一个有情识、有明了性的东西。听到这个地方,佛陀会一层一层地开示。
寅二、约自他明差而无差
我们看下一段。前面是约着随缘的作用来开显见性的明了作用。我们看第二段,约自他明差而无差。这个“自”,就是阿难尊者的能见的见性;这个“他”,就是阿难尊者所见的种种的诸物。从自他当中说明见性是差而无差。什么叫作差呢?就是所见的万物是差别的,因为所见的物质是千差万别。但是能见的见性是没有差别的,是同一个见性。这个地方发现不变的体性,前面是发现随缘的作用。
老白家在村里太有名了,一是太能生儿子,二是穷的家徒四壁。都说老白家得了女儿才能扭转霉运穷命。女儿没盼来,倒是捡了个养女。养女是锦鲤附体,将老白家旺的越来越火。下河摸鱼,鱼主动往身上跳上山抓兔,兔子纷纷撞树挖蘑菇,蘑菇到手变成参。锦鲤养女带领全家人种田经商成首富,旺的哥哥们科举武举两手抓。...
下一本所有人都希望我是基佬 1 sk是游戏界里的龙头企业,向来只开发竞技游戏的公司,突然要制作一款号称可玩性最高,真实度最高的恋爱游戏。 为此,他们向外界招募一百名特殊员工,不限学历。 ...
陶夭夭死后魂穿到了远古,可她看到的远古与曾经所了解得一点也不一样。见过一个普通人单手就能将五六十斤的大石头扔出去还屁事没有的到处闲逛吗?见过普通人一跃就是十几米高,从二十多米的树上跳下来还能稳稳站住吗?反正上辈子她没有见过,这辈子每天都能见到。最让她接受无能的是这里的兽动不动就会喷火喷水喷冰雹,树木任性到一不高兴就撒欢到处跑,这真的是远古?怎么看都不科学,这是不是那里有些不对?陶夭夭看着围绕着她撒欢争着抢着要与她做朋友的果树,叹了一口气,连她自己也变得不正常了起来,她竟然能听懂树语了,算了,还是先填饱肚子吧!书友交流群677342385,大家快到碗里来吧...
这是一个个后悔的长歪了的孩子重生后成为根正苗红好孩子的故事。009是十佳好孩子系统,它穿梭时空,以坏孩子们付出双倍惩罚的代价,给予他们后悔重生的机会去弥补他们曾经亏欠的人,于是一个个原本在众人看...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男人不能急,急了就快,快了就菜。从今天开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皇。开局接手新长安修建项目,别人都感叹大兴土木亏空国库,他却越造国库越充裕。哦,他在大隋卖期房,那没事了。大修运河,别人都是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他却百姓踊跃人满为患。哦,有双休还有工资,那没事了。教孙思邈火药的正确配比,大兴火器。收李世民为弟子,册封为天策上将,让他做他最擅长的事情,打他爹,打他哥。收李靖为小弟,教他正确的托塔姿势,从雁门关一路打到君士坦丁。筑长城,修运河,征高句丽,营建东都,科举制对抗门阀士族,要做,但是慢慢来。我要造就大隋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