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四章 愚笨太监(第1页)

齐宁是褚宪章手下管事太监中最为愚笨的一个,不善于交际,不过胜在心眼实在,有责任心,所以褚宪章把他放到了火器厂。原以为火器厂可以发挥他的长材,但今天齐宁一出场,就让褚宪章捏了一把汗,皇太子可是一个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主,齐宁平常笨点傻点也就算了,今天如果在太子爷面前出了什么漏子,那肯定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弄不好,自己也得受连累。

“火器厂有多少匠人?”朱慈烺问。

褚宪章赶紧回答:“回殿下,共有三千一百五十人。”

“一月产多少支鸟铳?”

“大约一千五百支左右。”

一月一千五,一年就是一万五千支,听起来是不少,但如果和大明百万军队相对,就实在是太少了。

朱慈烺皱了一下眉头:“这么少?”

“除了鸟铳,还有三眼铳,神铳、斩马铳、手把铁铳、四眼铁枪……”褚宪章一口气说了十几种的火器,看来他提前做了功课,对火器厂的情况很是了解。

“你告诉齐宁,从现在起,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律停产,只生产鸟铳!”怪不得产量这么低呢,原来都被这些无用的东西占据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朝廷财政困难,崇祯的内廷也是紧巴巴,根本拨不出钱粮制造火枪,褚宪章所说的一千五是正常生产的情况,遇上内廷无钱,拨不出钱粮的时候,连续几月一支火枪都不造,也是常有的事。实在没有钱,军队又着急使用火器的时候,就突击制造廉价的三眼铳充数。

这也是明军中鸟铳少,三眼铳众多的原因之一。

“奴婢明白。”褚宪章躬身。

这时,齐宁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在朱慈烺面前跪倒:“殿下,照太子爷你的钧旨,都传下去了。”

“嗯。”

朱慈烺迈步向前走,进入右手边的第一间匠铺,虽然他已经让齐宁下令不许跪拜,但还是有胆小的工匠在看到他之后,扔了手里的工具,跪在了地上。既然制止不住,朱慈烺也不管了,眼睛一扫,发现很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工匠,年轻人连一半都没有占到。

在一处炉火前,朱慈烺站住了脚步。

一名头发斑白的老匠人正在敲打铳管,打一段就把里面的冷铁条抽出一段,以防止铳管和铁条连在一起。别的工匠都已经看到朱慈烺,并且跪在地上了,只有他一人专心致志的敲打铳管,头也不抬。

“去喊这位师傅过来。”

朱慈烺说。

齐宁疾步跑过去,气急败坏的喊:“老古!你眼瞎了吗?太子爷来了你也没看见?”

叫老古的工匠吓了一跳,赶紧扔了手里的工具,跪在了地上。

朱慈烺皱了一下眉头。

田守信大步走过去:“齐宁,你胡闹什么?太子爷只是要他过来,谁让你吓唬他了?”

齐宁哭丧着脸:“田公公,你不知道,老古有点耳聋,不大声喊他听不见的。”

“好了好了,快带他过来。”

叫老古的工匠被带到了朱慈烺面。大约是吓坏了,老古脸色苍白,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小人知罪了,大人饶命。”

“什么大人?这是太子爷!”齐宁气的咬牙,赶紧纠正他。

朱慈烺却不以为意,微笑和蔼的道:“起-->>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重返1995

重返1995

1995年的阿美利加,互联网的火焰刚刚点燃,手机还是砖式,好莱坞的电影还未进入特效时代,这一切都将因宋阳的出现,而进入另一个时代。有媒体惊呼他是新一代的霍华德休斯,就如同当年休斯做出的那一切,引领潮流让无数人为之疯狂,而宋阳比起当初的休斯有过之而不及,他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对于媒体的评论,宋阳却只是留下一句,我只是我,历史会给出答案!...

无限天灾囤货求生

无限天灾囤货求生

末世空间囤货无限流某日,天空突然出现一个星球虚影,无数人被卷入无限末世天灾世界中。只有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才能带着奖励回到原生世界。宁芊芊觉醒的异能是拥有一个交易系统,购物一秒到货,还附带可升...

我不做炮灰[快穿]

我不做炮灰[快穿]

反派和炮灰是没有好下场的!时空管理局上班的新人裴彦第一次做任务就接到了一个大活儿,改造人渣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第一个世界啃老的学霸,谁能想到学生时期辉煌的学霸,工作后居然失去社交能力回家啃老?裴彦...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男人不能急,急了就快,快了就菜。从今天开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皇。开局接手新长安修建项目,别人都感叹大兴土木亏空国库,他却越造国库越充裕。哦,他在大隋卖期房,那没事了。大修运河,别人都是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他却百姓踊跃人满为患。哦,有双休还有工资,那没事了。教孙思邈火药的正确配比,大兴火器。收李世民为弟子,册封为天策上将,让他做他最擅长的事情,打他爹,打他哥。收李靖为小弟,教他正确的托塔姿势,从雁门关一路打到君士坦丁。筑长城,修运河,征高句丽,营建东都,科举制对抗门阀士族,要做,但是慢慢来。我要造就大隋盛世。...

天命守村人

天命守村人

老疯子死后,我一直以为村子里就我一个人,直至那年,两个男人扛着摄像机到村子里,说要拍一个走婚纪录片...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故事要从一列开往宝安的知青列车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