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百五十四章 开门市场经济(第1页)

既然嘉佑祖制回不去。现在的役法,又是问题重重。太皇太后也没辙了,只能叹息一声,道:“旧法既不可恢复,役法检讨又问题重重……”“官家,该当如何?”她下意识的开始向赵煦征求意见。就像这些时间,她在宫中遇到难题,就征询赵煦的意见一般。只不过,那些时候大都是在庆寿宫。只有宫里面的人知道,而如今却是公开在两位宰相面前,寻求赵煦的意见了。韩绛、吕公着都是咽了咽口水。他们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天子,已经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年了。不是生理上,而是在政治上‘成年’。这意味着,他在政治上脱离了‘孩子’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成年人。于是,纷纷低下头去。赵煦对上太皇太后的眼睛,沉思了一会后,答道:“回禀太母,天下之事,纷繁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这役法条例,牵扯天下万民,须得细细察之,徐徐图之。”太皇太后叹息了一声。韩绛和吕公着,则悄悄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既有着少许失望,却也有着理所应当的神色。确实!役法一事,牵扯上上下下,无数人的饭碗。当年,王安石变法,改差役法为免役法。一下子上上下下的官员,都是大发牢骚,一时天下州郡可谓是官不聊生!为什么?因为差役法一变,百姓只要交钱就可以免役。好多当官的,一下子就没了免费的佃农给他们种职田了,还得自己掏钱去雇下人、养歌姬。好多人都不适应!而现在免役法已经实行了十几年,贸然大变,就又要打断这条已经稳固下来的利益链条。上上下下该有多少人得夜不能寐了?但是,下一秒,他们就听到了那位少年天子道:“然而,却可从其他方面,想想办法,将现有的制度条贯利用起来。”太皇太后闻言,当即问道:“官家的意思是?”若是不变制度、法度,就可以弥补缺陷。这位太皇太后,当然是愿意做的。赵煦轻笑一声,对韩绛问道:“韩相公,元丰八年天下免役钱有多少?”韩绛躬身答道:“奏知陛下,元丰八年,户部上奏天下州郡,共征免役钱计有一千八百七十二万贯,其中耗用者九百余万贯,余者解递汴京封桩库。”这就是免役法的威力所在。一年几近两千万贯的收入,扣掉开支,还能结余数百万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宋王朝的财政,在罢废了市易法后,几乎就是靠着免役法收上来的免役钱在维持。就是……收的有点狠了!赵煦继续问道:“相公可还记得,今天下州郡厢兵员额?”韩绛想了想,才答道:“奏知陛下,老臣年迈,对此记不大清了,只隐约记得,应是二十余万。”赵煦点点头,就回头对帷幕内的太皇太后道:“太母,孙臣却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嗯?”赵煦道:“孙臣曾问过范、吕两位学士,既在地方,可曾差见过官府雇用之役人,两位学士皆言:皆曾亲见役人,朕又问两位学士:这官府雇佣之人,皆是何人?两位学士皆言,皆乃是地方名望之家作保,熟悉官府及道路之人。”“今日,又听了韩相公所言的役法弊病。”“孙臣就想着……”赵煦眨着眼睛,满脸真诚的问着帷幕内的太皇太后:“有时候,是不是朝廷管的有些多了?”“朝廷是不是,可以对民间,对百姓,对天下人更信任一些?”“还有这免役钱,是不是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两宫听着,顿时有些糊涂了。她们根本跟不上赵煦跳脱的思路。一下子就从免役钱,跳到厢军问题上,又瞬间从厢军跳到了自我反思,检讨,感觉大宋朝廷对天下管的有些多,甚至开始检讨起,朝廷收的免役钱是不是没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偏偏在这个时候,韩琦、吕公着已经集体持芴拜道:“陛下圣明!”别管赵煦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他的这个表态,却是有宋以来,最亲民的表态了。站在士大夫地主的立场来说,这朝廷确实是管的有点多!本朝榷茶、榷酒、榷铁、榷盐……只要是可以官营的,官府都恨不得插上一手。就算是深山里的矿藏,百姓自己去开采了,官府都会伸手问百姓要钱。和大宋相比,周厉王就是个轻徭薄赋的明君。士大夫们当然希望,朝廷可以对一些民间领域放松监管和垄断。福建人不想榷茶,成都人不想榷盐,汴京人不想榷酒。但有用吗?没有用。赵官家们那是吃不得一点亏!准确的说,没有占到便宜就算吃亏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一个茶法从立国开始就折腾到现在,来来回回折腾了十几次。所以,士大夫们,早就在盼着,能出一个无为而治的明君了。对很多人来说,皇帝不折腾,就已经足够了。而现在这位少主,不仅仅完美满足了他们的幻想,甚至还主动说出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的至圣之语!这不是圣明天子,谁能担得起圣明二字?他们就只听着少年天子对着帷幕内的两宫说道:“太母,孙臣是这样想的。”“是不是可以在汴京附近,找一个地方做个试点。”一个新名词出现了。试点!很形象的称呼!也适合熙宁变法以来的大宋朝政格局——其实,熙宁变法开始的时候,所有法令都会先在汴京城试行,然后推广到开封府,最后才普及全国的。就像保马法,一开始在开封府内试行的时候,对养马户的财产要求是做出了很强的限制的。所以,富户们乐意养马。于是一开始其实反响不错。后来……后来地方官不顾现实,强行追求政绩。再后来,王安石罢相,保马法从一个养马的政策,彻底沦为了敛财的工具。养马,已经是次要的。怎么从老百姓手里搞钱,成为了保马法的第一要素。就像吴居厚在京东都路玩的那些伎俩,纯粹就是冲着搞钱而非养马去的!“就在京东都路,寻一个地方罢。”少年天子自顾自的说着。“命当地的厢军与地方富户,或以斗纽,或用带泄之法,约为营生,承接来自官府的差役。”“不拘是修桥补路,还是兴修水利,仰或者转运钱粮,皆委彼等为之,地方能负担,则地方负担,地方不能,则上中枢都堂,由都堂审核,出封桩库钱供给之。”“如此,厢军可得安置,官府不必扰民,百姓也能得利!”开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这是赵煦早就想做的事情了,也是他认为,目前来说,在大宋王朝这艘破船上,能打的补丁之一。韩绛和吕公着听着,互相看了看彼此,然后咽了咽口水。他们感觉自己的心脏,似乎在扑通扑通的跳动。作为积年老吏,他们久在地方。尤其是韩琦,自从熙宁八年罢相后,他就一直在北方州郡来来回回为官。同时,他还真是免役法的首倡者——嘉佑年间,韩绛就已经在鼓吹雇人服役,来取代旧有的差役法了。熙宁变法,韩绛是王安石最重要的支持者。甚至,就连攻略横山,也是韩绛主动请缨,代替王安石前去的——此事,本该是王安石挂帅,可这样一来,王安石就会离开中枢,失去对变法的主导权,韩绛这才果断接过了差遣。所以,无论是过去的差役法还是现在的免役法,韩绛对其优劣利弊,都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他可太清楚,大宋体制下,差役法和免役法的玩法有什么不同了。为何差役法下,大宋天下州郡的富户,会沦为小吏手中宰割的鱼肉?这是因为差役法下,决定谁服役的权力,在下面的小吏手中。地方上真正的主官,不会,也没有这么多精力来处理这些琐事。而地方上的富户,在地方上再有钱,再有名望,只要离开本土本乡,就一文不值了。各地的豺狼虎豹都会围猎过来,将之分食殆尽。可免役法下,游戏规则变了。官府开始出钱雇人做事。权力从小吏手中,到了地方主官手里。这就变成了一个赚钱的买卖了。既然是赚钱的买卖,那么官员就会任用自己人了。通常是身边的亲戚、故旧、下人。让这些人出去组织、协调本地富户,大家联手将官府的钱吃下去。而这些人本身又有着官面身份,还对大宋体制、系统非常熟悉。他们办事,自然效率大增,也基本不会再有延误、亏损了。就算有,他们也有一万种摆平。而天子提出的这个办法,却是更进一步。他打算跳过地方官,用地方厢军和地方富户,用斗纽、带泄之法合营?甚至还愿意出封桩库的钱补贴地方财政?!韩绛深深吸了一口气,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冷静的想了想,持芴拜道:“陛下之法,虽是甚妙,但老臣愚以为,其中或有隐患。”“相公请说。”赵煦温柔的问着。“这地方厢军与富户,若是勾连在一起……”韩绛拜道:“长此以往,难免尾大不掉。”赵煦颔首道:“相公所虑,确有道理。”“不过朕之意却是,这厢军与富户之间,以斗纽、带泄之法合营时,却需言明,朝廷只会继续供给厢军一年之费,一年之后,厢军兵额就地裁撤,转为民户,与彼富户签契书,约为工人!”韩绛和吕公着一听这个,立刻就不困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因为,大宋历代以来,最难做的事情就是裁军。在王安石之前,裁军任务做的最好的正是当朝太师文彦博——文彦博为相时,曾裁撤天下兵额八万。而大宋天下的厢军是个什么样子?其实宰执们心里面都清清楚楚。厢军根本就不是一支军队,大宋也从来没有将厢军视作军队。纯粹是一些拿钱养着的青壮,只要他们不闹事就可以了。而且,在大宋,但凡有办法的人,都不会去当厢军。因为厢军的待遇之差,是出了名的。此事若是能做成。韩绛还无所谓,吕公着的心脏就已经扑通扑通的跳起来了。此事只要做成,便是足可名留青史的大功!他这个右相,现在缺的不就是这样一个功勋吗?吕公着想清楚这一点后,立刻就持芴问道:“臣斗胆,敢请陛下明示其中条贯。”赵煦看着吕公着,他轻笑着道:“朕想的不多。”“但有几条,却是朕以为,必不可缺的条件。”“其一:一县之中,不可只有一个斗纽、带泄,须得有多个,最好有强有弱,此乃祖宗之法也。”地方上绝对不能只有一个强势的势力。要想方设法的在里面掺沙子,扶持异己。这就是异论相搅,大小相制在经济领域的化用。“其二,若是可以,是否可用都曲院中的扑买之法,让彼等扑买官府差事?”“其三,可能需设有司监察彼等……”“至于其他?”赵煦摩挲了一下双手:“朕暂时还未想到,尚需髃臣们集思广益,订立条贯,约为律令。”赵煦的话说完。吕公着已经持芴长拜:“陛下圣明!”对吕公着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最妙的是,这个馅饼看上去,没有任何毒害作用。因为它几乎不会引发什么舆论反对、攻讦,看上去似乎也不会伤害到什么人的利益——嗯,地方州郡的官员,现在已经被吕公着开除出士大夫的行列了。假若有人以此来诘问他,现在吕公着可以昂起胸膛,效仿当年的范文正公,大义凛然的回答一句: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损失的只是你们家的短期利益。可获利的却是天下人啊!为什么?这个事情一旦铺开来,就是一个每年几百万贯,甚至上千万贯的大买卖。而且还是年年有。哪怕放到州郡,也是每年几千贯,上万贯的稳定营生。这可是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东西。一个旱涝保收的营生,一个可以让财富持续增加,而不是减少的事业。于是,他也顾不得在御前失礼了,直接拜道:“陛下,为何要选京东?何不就在汴京,以京城为试点?”“先帝以来,诸法度,皆首先在京师行之,此乃惯例!”去了京东,这功劳就会跑到别人碗里。只有在汴京城,他这个右相,才能始终将节奏和事态,控制在自己手中。“哦?”赵煦看着他,道:“这样吗?”他回头看向帷幕。两宫在这个时候,也都赞同了吕公着的意见:“若是试行,还是京城最好。”这是她们下意识的反应。京东路太远了,出了什么事情,朝廷也很难及时反应。还是汴京好!就在眼皮子低下,出了差池,第一时间就可以知道。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这样的好事,怎么能放到外地去?汴京,才是根本!赵煦微笑的看着殿中的两位宰相,他假作沉吟,就图穷匕见,道:“若是如此的话,其中许多事情,却得细细思量才是。”“六哥说的是!”向太后当即表态。“官家所言甚是,确是得细细思量一番!”太皇太后对此也没有异议,她看向殿中的两位宰相:“不如明日朝会上,请髃臣都来议一议?”韩绛、吕公着两人持芴再拜:“唯!”(本章完):()我在现代留过学

热门小说推荐
真千金有读心术[九零]

真千金有读心术[九零]

下一本直播海岛养生日常求收藏赵向晚与赵晨阳是姐妹俩,向晚乖巧懂事勤劳肯干,却吃不饱穿不暖晨阳自私小气好吃懒做,却得到父母偏爱。村里人都摇头造孽哦,这么偏心!意外被雷劈,赵向晚有了读心术。赵晨阳姐,我好担心你雷都劈不死你?真命贱!妈妈读什么书?家里穷啊。有钱也不给你用爸爸莫跟你妹比,爸最喜欢你。不是亲生的,养不熟认真倾听每个人的心声,赵向晚才知道自己是被抛弃的私生女,原本应该在十岁时接回城里当官家千金,却被赵晨阳冒名顶替。1991年,赵向晚考上湘省公安大学,读心术包装上微表情行为学理论的外壳,从此人生开了挂。恋爱脑少女看似无害的家庭主妇被绿的愤怒丈夫隐藏在人群里的罪犯赵向晚目光沉静,没人能对她说谎。老师搂着她的肩真希望你是我的女儿。刑侦支队队长有什么事,报师父名号!天才画家我是专属她的刑侦画像师。湘省首富她是我的大救星。产业遍布全球的季氏集团她才是我们的当家人养父母亲生父母懊恼不已早知道赵向晚这么有出息,当初就该对她好一点。假千金赵晨阳嫉妒得发疯为什么?为什么重活一世,抢走她的人生,我还是不如她?一袭制服英姿飒爽,赵向晚微笑不语。...

年代空间:糙汉心尖宠又甜又撩

年代空间:糙汉心尖宠又甜又撩

穿到全家唯一的电器只有手电筒的年代,林玉珠被眼前的处境愁得直挠墙。原主一手烂牌让她接得贼烫手。林玉珠破罐子破摔明牌,加倍!红星桥大队第三生产队的林玉珠腿长腰细人靓嘴甜。社员们纷纷撇嘴,嘁,那有什么用?不好...

修仙小助手

修仙小助手

当年桃花今又续,化作九疑乱乾坤!绝症患者穿越异界,成为刳山宗大弟子。仙风渺渺的世界,一个有仙气的故事~...

重生1984:从开发汉卡开始

重生1984:从开发汉卡开始

人类失去了想象力,未来会怎样?一句广告词风靡了1984年那个夏天当年,电脑还不能支持中文输入,只有安装了汉卡之后才行。科学院计算所的科研人员赵烨重回1984年,下海创业,从开发汉卡开始,建立Imagine想象公司,开启了一路暴爽碾压模式!汉卡中文打字机国产办公软件wps程控电话交换机手机电脑操作系统芯片汽车等等,Imagine想象公司以超乎寻常的技术以及创新能力,引领国内科技的发展!这一世这一年这一天,诸君且听「龙吟」!立马点击收藏吧!!!...

穿成婆媳综艺对照组

穿成婆媳综艺对照组

穿成婆媳综艺对照组由作者景盏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穿成婆媳综艺对照组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全能大佬拒绝做冤种反派

全能大佬拒绝做冤种反派

满级大佬贺新颜重生了,成了团宠真千金文中鸠占鹊巢的恶毒反派。不仅被贺家压榨吸血,还被反派改造系统要求重新做人。贺家嗤笑离开贺家,你将一无所有。真千金背后的男人们也纷纷出手打压贺新颜得罪我们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