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3章 北宋神人沈括(第4页)

“现在契丹抛弃你们以前皇帝的信誉,用暴力对待百姓,这样对我们反而不是什么坏事。”

“会谈一共进行六次,契丹也没占到便宜。”

“沈括回国,沿途画下山川地貌,记录风俗人情,修撰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

朱棣:乌台诗案以后,沈括的仕途彻底断绝了,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一报还一报。

尽管沈括因为科学方面的成就被后世人敬仰,但他依旧看不起此等无耻小人。

王安石实行新法,沈括是其坚定的变法派。

于是沈括得到王安石的器重,并担任朝廷派出巡察新法执行成果的钦差大臣。

沈括在到处考察后,给王安石和皇上的汇报只是报喜不报忧,一派歌舞升平。

苏轼与王安石这位改革宰相观点却不一致,和沈括所汇报的也不一样。

在王安石推行新政如火如荼时期,苏轼历数新政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敢于直谏,敢讲真话的苏轼,与变法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辩。

自然遭到外放的命运,被下放到杭州担任通判。

虽然苏轼被外放,但是在最高统治阶层心中的地位还是不低的。

所以沈括被宋神宗派到杭州监督变法事宜的时候,还特地嘱咐沈括要格外关照苏轼。

沈括到杭州见到苏轼后,嘘寒一番,回忆往事,临走时向苏轼索要新作。

沉浸在昔日旧友相逢中的苏轼,向来性情耿直,没有多想,就把当时许多诗词近作等手书一份给沈括。

其中就有引发文字狱大案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中有一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沈括拿着苏轼的礼物回到京城后,始终想把苏轼往死里整的御史找到沈括索要苏轼的礼物。

但御史的文字敏感度并不高,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他们想要的东西来。

本来就凭御史的政治素养,加上宋神宗的欣赏,苏轼也就没什么大事。

但沈括忽然意识到还有人要搞苏轼,于是自告奋勇琢磨苏轼的那首诗。

皇天不负有心人,沈括真就琢磨出来了。

按照沈括所说的,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这两句诗是在隐刺皇帝。

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哪里有这样的臣子。

沈括这一搞,御史跳了出来,把苏轼的《杭州纪事诗》曲解得神鬼共怒。

比如诗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御史认定苏轼是在指责兴修水利的这项措施简直一塌糊涂。

诗句“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御史认定苏轼是在讽刺禁止人民卖盐。

最终,御史认定苏轼不仅与新政对着干。

而且讥讽皇上,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宋神宗在这样的证据面前,没有任何理由袒护苏轼。

于是,苏轼被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

这样,牵连苏轼三十多位亲友,涉及一百多首诗词的文字狱大案拉开帷幕。

宋朝的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于是这起案件又被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后,沈括的名声臭了,从此彻底退出了北宋的政治舞台。

“沈括查访两浙时,发现了新法执行中有伤害普通自耕农等弊端。”

“在三司使任上时,沈括上疏详述了新法的一些弊端,提出差役法和免役法的折中方案。”

“因王安石于熙宁九年十月辞去宰相,而沈括的上疏在十一月份,由此给人落下反复小人的话柄。”

热门小说推荐
武侠:开局获得吸功大法

武侠:开局获得吸功大法

关于武侠开局获得吸功大法江山如画,美人多娇,列国争霸,江湖争锋,以明教弟子身份崛起,踏足至尊之位!何为至尊?朝廷,江湖无不拜服!我看中的就是我的,谁来都不好使!(武侠世界融合书,以金庸武侠为主,辅以其他武侠世界)...

灵泉田蜜蜜:山里汉宠妻日常

灵泉田蜜蜜:山里汉宠妻日常

唐蜜穿越成为替嫁小娘子,稀里糊涂地嫁进了秦家。家徒四壁一穷二白,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这日子还怎么过?唐蜜撸起衣袖,露出掌心灵泉,带领家人努力种田耕地。从家徒四壁,到良田万倾,他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男人...

我在古代有工厂

我在古代有工厂

刚毕业的王琛得到一个能自由穿梭古代和现代的系统,还能随身携带东西。可是,这个系统有点坑,别人去古代带回来的东西是古董,他带回来的却被告知时间年限很短,于是...

血印之门

血印之门

找到一扇门,或者死在恐惧中。啊啊啊为什么要二十字才可以啊!...

丹道杀神

丹道杀神

关于丹道杀神新婚之夜,李洛羽惨遭妻子陆离凰暗算,身死魂灭,重生回到刚踏入修炼之时。身怀道珠,这一世,李洛羽要登临诸天绝顶,踏凌诸天,让一切负他害他之人,尽皆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