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82章 千古谏臣魏征(第4页)

魏征给父皇讲了齐文宣帝的一个故事,这才让父皇明白错杀了瀛州刺史卢祖尚。

齐文宣帝狷狂暴躁,然而与他人争论时,遇到理屈词穷时能够听从对方的意见。

当时前青州长史魏恺出使梁朝还朝,拜为光州长史,不肯赴任,宰相把这件事上奏了文宣帝。

文宣帝听完后大怒,把魏恺召入宫中大加责备。

但魏恺辩解自己先前任大州的长史,出使归来,有功劳没有过失,反而改任小州的长史,所以才不愿意赴任。

齐文宣帝听完后认为魏恺讲得有道理,就没有责怪魏恺。

父皇也正是听完魏征讲的这个故事,这才意识到卢祖尚虽然缺少做大臣的道义,但杀了他也过于粗暴,如此说来还不如齐文宣帝。

最后,意识到过错的父皇下令恢复了卢祖尚子孙的门荫。

“贞观三年,魏征升任秘书监,开始参与朝政。”

“魏征见丧乱之后,图籍散失,制度法令纷乱繁杂,便奏报朝廷组织学者校定四部书。”

“数年后,秘书府中的图籍,精要完备。”

“当时高昌王入朝,西域各国都想趁此派遣使者进献贡品。”

“魏征根据历史经验分析,谏言称各国使臣众多会导致耗费大量的国力资财。”

“李世民听完之后,也觉得有道理,采纳了魏征的建议。”

“贞观四年,濮州刺史因贪污被解除职务,上表陈情曾是秦王府僚,希望网开一面。”

“李世民怜惜濮州刺史,欲让他官复原职。”

“魏征谏言称秦王府的旧僚属,现居朝廷内外官的很多,担心每个人都仗恃偏袒,而让那些真正行为端正的人恐惧。”

“李世民欣然采纳魏征的意见,对濮州刺史称自己从前为秦王,只是王府的主人。”

“现身居皇位,乃是天下百姓的君主。”

“不能单单偏护秦王府的老人,大臣的意见如此不可以违背。”

“李世民原先曾感叹,大乱之后国家难以治理。”

“魏征却劝谏大乱后应仁政治天下,以古代君王教化百姓的先例,让百姓回归淳朴便天下太平。”

“宰相不认同,以夏商周秦为案例,称魏征是书生,高谈阔论会祸乱国家,不可听信。”

“李世民对此不以为然,接受魏征的建议而不怀疑。”

“宰相于贞观元年去世,但到贞观四年,李世民便已实现天下大治。”

“一年判死刑仅二十九人,刑法几乎不用,米价每斗才三钱。”

“蛮夷首领身穿衣冠,带刀宿卫。”

“东到大海,南过五岭,夜不闭户,行不携粮,路上就能得到供应。”

“李世民对群臣说这是魏征劝谏仁义治国的结果,叹息宰相见不到此情此景。”

赵匡胤:唐太宗能够听得进臣子的劝谏,或许这就是唐太宗能够成为千古一帝的原因吧!

不说其他的,单单唐太宗能够忍住不去泰山封禅,这一点就值得他敬佩。

他要是有唐太宗那样卓越的功绩,说什么也要去泰山封禅。

在贞观六年的时候,文武百官不断请求唐太宗举行泰山封禅大礼。

但唐太宗不以为然,认为若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也无不可。

可群臣还是不停地请求,唐太宗打算听从大家的意见,惟独魏征认为不可。

唐太宗好奇是否认为皇上功劳不足,抑或是德行不厚,大唐不安定,还是四方夷族未归服、年成未丰收,祥瑞未到,以致不足以泰山封禅。

魏征均肯定了唐太宗的功绩,但认为虽太宗有上述六点理由。

然隋亡大乱之后,人口没有恢复,国库粮仓空虚。

热门小说推荐
武侠:开局获得吸功大法

武侠:开局获得吸功大法

关于武侠开局获得吸功大法江山如画,美人多娇,列国争霸,江湖争锋,以明教弟子身份崛起,踏足至尊之位!何为至尊?朝廷,江湖无不拜服!我看中的就是我的,谁来都不好使!(武侠世界融合书,以金庸武侠为主,辅以其他武侠世界)...

灵泉田蜜蜜:山里汉宠妻日常

灵泉田蜜蜜:山里汉宠妻日常

唐蜜穿越成为替嫁小娘子,稀里糊涂地嫁进了秦家。家徒四壁一穷二白,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这日子还怎么过?唐蜜撸起衣袖,露出掌心灵泉,带领家人努力种田耕地。从家徒四壁,到良田万倾,他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男人...

我在古代有工厂

我在古代有工厂

刚毕业的王琛得到一个能自由穿梭古代和现代的系统,还能随身携带东西。可是,这个系统有点坑,别人去古代带回来的东西是古董,他带回来的却被告知时间年限很短,于是...

血印之门

血印之门

找到一扇门,或者死在恐惧中。啊啊啊为什么要二十字才可以啊!...

丹道杀神

丹道杀神

关于丹道杀神新婚之夜,李洛羽惨遭妻子陆离凰暗算,身死魂灭,重生回到刚踏入修炼之时。身怀道珠,这一世,李洛羽要登临诸天绝顶,踏凌诸天,让一切负他害他之人,尽皆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