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2章 国子监开学(第1页)

洪武九年四月初五,晨阳破雾,洒下万缕金芒。

当季如风尚于东海倭船之上,沉醉于松雪公主的侍奉时,应天城国子监在万众瞩目下正式开启学门。

素有“浙东四先生”之誉,身兼翰林学士承旨与知制诰的宋濂,受任为这国子监的首任祭酒,肩负起培育大明栋梁之重任。

季如风留予朱标的谆谆谏言——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今被庄重地立为这学府的校训,昭显其高远之志向与深沉之担当。

国子监入口,一对千斤花岗岩雕琢而成的麒麟威风凛凛。

麒麟寓意着自此踏入之门的学子,皆为天子门生,乃是大明之麒麟子,身负荣耀与使命。

麒麟石后方,丈五宽、丈八高的朱红大门庄严肃穆,似在静静诉说着即将开启的知识华章。

迈进大门,一尊孔子像仿若破土而生,其面容慈祥和善,目光殷切地凝视着每一位步入的学子,仿佛要将那千古智慧倾囊相授。

孔子像背后二丈之处,一块影壁浮雕呈现着壮丽的日月山河,右侧镌刻的“横渠四句”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时刻提醒着学子们胸怀天下的使命。

绕过影壁,一片开阔之景豁然呈现眼前。

占地三亩的巨大广场上,清一色的大理石地板闪耀着温润光泽,广场正中央,一方三丈方圆的高台巍峨矗立。

高台之上,朱元璋父子并肩而立,身姿挺拔,气势威严。

台下右侧,八位大儒与二十多位先生列队整齐,衣袂飘飘,左侧则是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皆神情肃穆,仪态庄重。

两刻钟后,首批录取的八百三十八名国子监学子齐聚于此,个个意气风发,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朱元璋龙行虎步至台前,声若洪钟,简短而有力地向学子们阐明了国子监设立之宗旨与期望,言辞间尽显对人才的渴求和对国家未来的深谋远虑。

“咱是个粗人,祖祖辈辈都是地里刨食的贫民。但咱知道学习的重要,所以从当上吴王的那天开始,就没日没夜的学,再在咱不说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也是经书子集无一不晓。话说回来,咱任命木讷的宋濂做祭酒,虽然人是呆腐了点,但他学问是真的好。不过他定的学规严肃,只要你们遵规蹈矩,都肯学,咱请的先生一定把你们教出来个个顶用,朝廷正好缺人,你们未来大有可为。”

语毕,朱元璋转身下台,将这舞台郑重交予太子朱标。

朱标稳步上前,身姿端方,面容沉静而坚定。他目光扫过台下一众学子,缓缓开口道:“国子监之所学,异于常规。此间不专授四书五经,经书子集,而重机关学、建筑学、政学、军事、素数之术,研习为期五年。其间,才学优秀者,将入朝为官,辅佐朝纲,为大明社稷添砖加瓦;而稍显平庸者,亦将下放地方县衙,从基层做起,为民服务,积累经验。望诸生于此潜心修学,不负所望,大明之昌盛,将系于尔等之手!”

台下学子闻听此言,先是一阵轻微的躁动,继而眼中燃起更为炽热的光芒,那是对未知学识的向往和对未来仕途的期待。

此时,微风轻拂,吹动众人的衣摆,似也在为这全新的学府、独特的课业与光明的前景而轻轻喝彩。

随着朱标话音落下,广场中一片寂静,片刻后,不知是谁带头,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久久回荡在国子监上空,宣告着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学术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学子将在这方天地里,汲取知识的养分,磨砺自身的才干,向着各自的命运之路大步迈进,而他们的每一步,都将深深印刻在大明王朝的历史长卷之上。

回到养心殿,老朱有些无力的靠在龙椅上,国子监让他看到了大明美好的未来。

热门小说推荐
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

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

简介秋叶梨意外穿越,却成了两个熊孩子的软弱后娘,开局险些被熊孩子烧死?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既然熊孩子不喜欢软弱后娘,那她就做恶毒后娘!虽然意外穿越,秋叶梨却发现自己带了个超市来古代,本想...

报!娇软许爷又要抱抱了

报!娇软许爷又要抱抱了

许念回对周熙然撒过一个谎。什么谎?不喜欢她。一年后,两人再相遇。周熙然发现许念回口袋里装满了她喜欢吃的苦味薄荷糖。许念回,数学科学院的数学天才,B大的助理教授,更是以满分的成绩荣获国外顶级学...

花都潜龙

花都潜龙

为救走火入魔的养父顾家开出的条件竟是杨浩和顾家之女联姻。于是杨浩这个极夜首领回国联姻之后躺平了!…...

全京城都在逼我们成婚

全京城都在逼我们成婚

国公府世子裴安,生得清隽儒雅,玉树临风,论起将来夫人的姿色,临安人只能想到同样姿色过人的王家三娘子王芸。一日两人在茶楼不期而遇,王芸不慎绊倒,被裴安扶了一把。一时之间谣言四起。裴世子和王姑娘去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