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一章 科考之弊(第1页)

是着突然从老家营陵来到安邑,并且请求是宽领他前往是勋府上拜会,用意其实很简单——他是来找考官走后门儿的。

且说当日是仪辞去登州刺史之职,返回营陵,就琢磨着给大儿子捞一个孝廉的身份——他并没有打算让是着出仕,因为那小子压根儿就不是做官的材料,但有孝廉桂冠在头上,就跟后世考上进士一般,具备了当官的资格,即便不任职,也自可横行乡里,不虞人欺啦。

然而孝廉的数量极为有限,前汉武帝时规定各郡太守每年举孝、察廉各一人,后来合二科为一,则每年举孝廉两人,此外各州刺史在逐渐转化为行政官员以后,也有年举二孝廉的资格。也就是说,青州加上营陵县所在的北海郡(建安十二年,北海王绝嗣除国,乃改称北海郡),每年只准举四名孝廉。

倘若换了个偏僻的地方,或许拼命凑人都未必凑得齐全,但在文风鼎盛的青州,随手一扒拉便人才无数……或者更准确点儿来说,是世家的杰出子弟无数,且轮不上出身不够高贵的是家呢。况且青州刺史王修有是个清介耿直,不习惯给人开后门的,所以是仪花费了很大精力,亦未能在短期内把是着推举出去。

当然也在于是仪刻意地要与是勋相切割,轻易不肯打出是勋的旗号,否则以是勋的声望、名位,想抱大腿的地方官那还少吗?即便王修,也不得不照顾一下是令君的脸面啊。但凡是仪能够求得是勋一封手书,北海太守或者王修必将大开方便之门。

是着为此成天拉长个脸,埋怨老爹待他这嫡长不如几个兄弟。是仪就窝火啊,心说你几个兄弟都是自家闯出来的事业,我啥时候帮过忙了?倒是你,自己没有本事,反怪为父的不肯相助——这要在数年之前。我固然可以写信请是勋助你,但如今即便拉得下这张脸来,他也未必肯再伸手啊!

结果一等等到了安邑下诏,据说魏公设官无数,打算通过品评和考试一网打尽普天下的人才,是着再也坐不住了。就寻死觅活地向老爹提出请求,说我要投刺自荐,前去参加考试。

是仪老头儿再也拦不住了,而且眼瞧着曹操大权在握,为汉之孝廉何如为魏之茂才?真在做了茂才以后被授予何官何职。到时候再说吧。是着本人则是信心满满啊:“宏辅见为主考,吾又岂有不中之理?”是仪心中苦笑,我跟那西贝货的心结甚深,只是你这傻儿子不知道罢了,他会关照你?未必啊未必……

可是老头儿终究多年担任刺史,在官场上还是有一定能量的,王修这儿道路走不通,咱们可以去走别处嘛。他到处托关系。访门路,最终竟然把是着的户口给改落到了其母亲的老家——河内汲县,河内中正官司马防大笔一挥。给评了个“中中”。然后是仪便遣是着前往安邑,但是告诫他:你先别去找是勋,先去找你亲弟弟是宽,他心眼儿比你多,让他去跟是勋打招呼比较稳妥。

所以是宽无奈之下,只得领着长兄亲自来敲是勋的门。是勋真是哭笑不得啊:这才第一次品评、考试。就冒出作弊的来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真是社会如海,人情似浪。身落海中你就根本逃不过浪去啊……

此外青、登、海、徐、幽、平等州投刺自荐的士人,以及河东士人,也有很多找上了是勋的门,请求相助一臂。是勋心说陈长文他们没有经验,我则是一时贪图安逸,没提出来考官应当提前一个月就杜门谢客……这要是早早封闭起来,又何至于如此头大呢?

那些陌生或半陌生的家伙,他大多敷衍了事,但对是氏兄弟却不好敷衍。是勋确实在心里对是仪还存有疙瘩,但真不象是仪、是宽他们估量的,进而恨恚整个是氏——自己在此世本来就没什么亲人了,难得曾与是氏兄弟在营陵相处数年,还一起逃过难,不提亲情,也多少总残留着一些友情吧。

——是宽除外,见面没多久,他就设套让自己娶了曹氏女,随即又在麋、曹之争中针锋相对过,其后又刻意不相来往,他不以是勋为弟,是勋又何必认他为兄?

所以是着亲自求上门来,是勋不便再假装公而无私,思来想去,干脆偷偷地就把考题泄露给了对方。但他旋即关照是宽,说大哥这人不靠谱,这些天你好好地看住他吧,别让他到处乱跑,再把考题透露给旁人知道。虽与是宽不睦,但也必须承认,这三哥做事还算谨慎牢靠的,与是着大为不同。

是宽拍胸脯说你放心吧,随即又一皱眉头:“但闻此番考试,当糊其名也,奈何?”是勋捻须而笑:“此易为耳——只须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两汉察举制下的考试都很简单,不成系统,也无一定之规,既非联考,也不闭卷,大多为长官临时设想考题,给考生几天时间去作答,完了再加一场答辩,以证明你那文章不是别处抄来的。所以对于考试作弊这事儿,陈群等人压根儿就毫无防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勋则不同,先不提后世在闭卷考试下的作弊手法如何花样百出,自己前生也不是没昧着良心耍过——他算是文科尖子,可是碰上理工类的考试,不作弊就必然挂科啊——光说科举制度下的各种作弊轶闻,从古书上读到的也海了去啦。

虽说自己制定的制度,自己率先破坏,很难心安理得,但他是宏辅也不是毛孝先那种彻底的清廉正直之辈啊,再说了,就开这么一扇小小的后门儿,不算什么太大事儿吧……

终究是勋提出科举制度,主要目的还真不是为国举贤,而是为了给寒门士子们多开辟一条上升通道出来。

科举制成之于唐。但唐朝的科举真不似后来宋代甚至明、清那样,又是进场搜身,又是一考三天,又是士兵站岗,搞得跟监狱似的。唐代的科举仍然混杂了许多人情味儿。所以士人入长安后多要干谒权门,或者献诗扬名,以便加分。作弊对于唐代科举,那根本就不叫事儿,后世为了堵住这个漏洞而把制度越搞越严,反倒作弊之风也随之滋长。变得更加防不胜防。

当然啦,那也是因为参加考试的士人数量日益膨胀,若不严格制度,将彻底无法管理。别瞧这回考试规模已经大出是勋意料之外了,但真说起来。还未必能比明、清时代某些江南重要州府的乡试人数为多……

因此是勋安慰自己:原本历史上的科举制之初,就不怎么刻意避免作弊啊,我又何必太过于执着呢?

且说第一场科举考试,安排在建安十四年的九月廿五日,参与者三百余人,第二场明经科考试,则安排在十月五日,参与者二百余人。然后到八日为止基本判完了首轮各科。开始统一给明经科的考卷判分。是勋作为主考,可以优先捧着大厚摞的卷子翻查,随便挑几份儿出来审阅——不可能都归他一个人瞧。否则非累吐血不可。

但他并非胡乱翻检,没过多久,便见到有一份考卷的右下角沾着两点小小的墨痕——嗯,这便是是着的卷子了,且让我先来瞧瞧看吧。

把卷子展将开来,第一印象是字迹相当漂亮。一笔工工整整的隶书,与自己还在营陵时所见到的迥然不同。但细察端倪,确实还能瞧出一丝当日的笔迹——看起来。是伯明长年窝在家里读书,也并没有彻底地混日子嘛。

再瞧行文,通顺晓畅,结构谨严,文意则精深绵密,切中时弊——这就肯定不是是着本人的能力了,是不是是宽预先作得了,让他去考场现默写一遍的呢?

文章若是写得不行还则罢了,既然写得不错,是勋就干脆撂下了,还是交给别人去批吧,以避嫌疑。且说判明经卷前后花费了整整九天的时间,三百多份考卷除十来份实在答非所问,或者污了卷的,余者皆给评定。当然啦,不是百分制,而也按照中正制的定规,分为九品——那本是当时常见的等级制度,并非陈长文的新发明。

最后是勋复审一遍,又调整了其中二十多份的等级——对于那些华而不实,或者屁股太明显坐在世家一方的,全都下调,对于那些文拙而义深的,则提高一两等。审着审着,便瞧见是着那份卷子了,初审人乃是陈群的门客段瑕,给了个“上下”的高分儿——嗯,这文章值得此价。但是勋还是特意给压了两级,改成了“中中”——这真要给是着高分,把他分配到比较好的岗位去,那不是为国举愚吗?将来那货出了事儿也丢自己的脸啊!

评分完毕后,并不似后世科举那般,当场张榜公布,而是全都交给选部备案。并且选部再取出五郡中正的品评等级,添加在考试成绩之上——简而言之,中正评为上品的,则加二等,评为中品的加一等,评为下品的等同于投刺自荐者,就这样定出了最后的等级和名次。

比如是着,他的中正品评为中中,明经考试成绩亦为中中,因而最终成绩便是中上。

成绩中下之下的,全部黜落,得上、*五级评价的(仍然不给任何人上上),选部将其档案再移交给吏部,由陈群率领吏部班子分配职司——非独明经,其它各科的考评流程也大抵如是。

这开天辟地第一次科举考试,参考者近六百人,最终通过的超过半数,三百有奇。跟原本后世科举制大行之时不同,一是主要看成绩,并无硬性的录取者数量限制——反正陈群那儿空的坑儿还多得是呢,而且就算填足了,也可以挂“茂才”头衔,作为魏官预备队。二是这年月读书人数量较少,相对的质量也精,没有后世那么多滥竽充数之辈。

至于是着,最后被分配到秘书监为吏——刘放看上他那笔好字了。(未完待续)

ps:老朋友段瑕想要加入,干脆就让他当陈群的门客好了,将来世、庶大乱斗,或许还有机会出场一面然后再死啊,哈哈哈哈~~

喜欢汉魏文魁请大家收藏:(www。cdxsw。org)汉魏文魁

热门小说推荐
兰言之约

兰言之约

身为金融分析师的兰亭暄一直是同事眼中的模范社畜加班狂人,直到有一天,卫东言亲眼看见,她单手就把对她动粗的初恋男友反掼倒地。卫东言在兰亭暄眼里一直是高不可...

重生野火时代

重生野火时代

那些年,葡萄架下垂挂的葡萄还是粉红色的,和樱桃一般鲜艳欲滴。那些年,黄瓜还只是一种瓜,除了饱食与美容,人们还未开发出黄瓜的其他用途。那些年,香蕉还是香蕉,香蕉牛奶还没有面世。那些年的遗憾,在今生开出绚烂的花PSQQ书友群945516634...

全能小神农

全能小神农

机缘巧合下,林星得到了神针空间,空间里有用不尽的灵水。灵水喷洒过的果树,果子美味。灵水种出来的花草,品相极佳。灵水浇灌过的药材,价值翻倍。除了种田,神针还有别的功能等待林星一一开发!守着山头种树养花种草,养只看家猫,林星的小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三番四次偶遇大明星顾若曦,她有一个林星的秘密...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女帝文,女主金手指很大,防盗比例50肯定有ooc!我就是个写小说的没那个本事实事求是还原历史人物!不要用现代人三观要求封建社会古人可以看作架空女主cp天下其他人可能会有一点单箭头女主女主只爱天下番外会有女主千年后的后人出现(所以放在言情)身在秦朝而为赵国亡国公主之女的六国余孽赵不息看看自己的金手指,望望自己新招揽的大才。她陷入沉思,有人才有金手指,项羽可以,刘邦可以,那她赵不息凭什么不可以!大才,秦朝暴虐黔首生灵涂炭,始皇帝一死天下必将大乱,到时候我们一起造反,咱们必能取其而代之。赵不息一拍桌子咱们一起造反吧!到时候我做皇帝,就封你为王!被赵不息称赞生来就是造反大才的秦始皇嬴政好。于是赵不息开始杂交小麦,炼精钢,广积粮,高筑墙。数年后,已经做好所有造反准备的赵不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始皇帝死讯。更糟糕的是,赵不息发现秦处处种满了她杂交出的小麦,用她发现的方法练出了精钢。直到有一天,造反的事暴露,赵不息眼睁睁看着秦的大将军蒙恬从战车上下来走到她的大才身边陛下何故谋反?她的大才又转身看着她吾女何故谋反?简易版简介身在敌国王宫的亡国公主带球跑。你以为我是那个亡国公主吗?不,我是那个不知道自己亲爹是谁的球内容标签强强历史衍生爽文基建主角赵不息,嬴政┃配角嬴政┃其它一句话简介我造反的时候不知道他是嬴政啊立意强国致富作品简评穿到秦朝的赵不息发现自己现在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时期,刘邦项羽起兵在即,天下大乱诸王征伐近在眼前。于是赵不息决定要自己发展生产力,杂交小麦高炉炼铁土法制糖,对外发展军事对内统一诸子百家思想刘邦可以项羽可以,那我赵不息也可以!最终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风格轻松,行文严谨,重点描写赵不息在秦朝发展生产力,统一思想的过程,以女主和秦始皇的马甲式亲情为主线,情节互动趣味无穷。女主心怀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一路成长为合格的继承人。文章架构宏大,剧情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陈江陆红鸢

陈江陆红鸢

嫌贫爱富的丈母娘和大姐联合逼他离婚后,他隐龙少主的身份被曝光,总裁老婆哭着求原谅,丈母娘和大姐恍然明白,原来她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给的...

成为偏执宦官的傀儡皇帝

成为偏执宦官的傀儡皇帝

说来可笑,大周建朝百年,竟毁在子嗣凋零之上,不仅让一个傻子登上了皇位,还让一介阉人掌了大权。    乌憬就穿成了那位大周最后一个皇子,刚登基不久的傻子皇帝,他看着面前欺负他什么都不懂,没几个油水的青...